上海机场免税店发布2020年业绩预告:股价超预期
2021年1月30日,上海机场(.SH)宣布重新签订免税店商品销售协议,同时发布2020年业绩预测: 2020年母公司将巨亏12.1亿~12.9亿。
受此消息影响,上海机场明日涨停,收盘估值1370亿。
中国中免 (.SH) 开盘上涨 5%,截至午盘仍下跌 4.08%。
事实上,由于疫情的诱因,预计2020年整个机场行业的业绩会下滑,但2020年上海机场的股价不会有太大影响,主要是免税的概念。
此次上海机场的反弹也主要得益于免税合同的调整,预期已经完全逆转。
上海机场,上海机场垄断了长三角地区的人流,但航空收入基本不赚钱,非民航收入是躺着赚钱的非常免税的收入。
2018年9月,上海机场与中免集团旗下日出免税(上海)有限公司签署重大协议,将浦东机场免税店转租给前者。从2019年到2025年,每年都会有一个保证的最低销售佣金,总计410亿。
从实际经营情况来看,2017-2019年旭日免税品(上海)有限公司支付给上海机场的租金为25.55亿、36.81亿、52.10亿,2019年上海机场免税店租金收入超预期。
根据这份合同浦东机场免税店,虽然2020年上海机场的客流会因疫情而下降,尤其是与免税收入相关的国际客流,但免税店收入仍可提成41.5.8十亿。
不过,这份《补充协议》是对收入估算方式进行调整,将2020年租金调整为11.56亿,时间追溯至2020年3月1日。
也就是说,2020年上海机场的免税收入从至少41.58亿变成了只有11.56亿,这是一个令人惊喜的表现。
这份《补充协议》非常复杂,上海机场只披露了主要条款,但摘要有两个主要特点:
一是按国际客流计算收入,不保证旱涝保收;
第二浦东机场免税店,以前是底保,现在是顶保。
你说怎么封顶?
我们来看看具体的规定:
(1)指2019年月平均实际国际客流、人均贡献等指标,其中人均贡献135.28元,估计实际2019年国际客流约3800万人次。
(2)当月实际国际客流≤2019年月平均实际国际客流×80%时,月实际销售提成=人均贡献×月实际国际客流×客流调整系数×面积调整系数。如果实际开业面积比为0,则面积调整系数为0,免税店的租金收入为0!
(3)当月实际国际客流>2019年平均月实际国际客流×80%,则保证最低佣金仅可用。每月保证最低销售佣金=当年保证最低销售佣金÷12个月,当年最低保证佣金比例为:
一句话总结,如果某年超过最小值,只拿原来的保底销售佣金。如果某一年的业绩不能达到原来的最小值,佣金将按照上述相应区间支付。
但是,如果X在2022年之后落入2019-2021年的范围,那么免税店的面积会有补偿(24.11%):
年度保底销售佣金 = 对应年度保底销售佣金 × (1+24.11%)
举个例子来理解,以2022年为例:
(1)我看好,2022年上海机场客流量5200万的话,只能拿到6个2.88亿提成;
(2)中性恐怕,如果2022年上海机场的客流量是4200万,只能得到41.58亿*(1+24.11%)= 51.60 亿;
(3)我比较悲观,如果2022年上海机场的客流量是2000万人次,已经高于2019年国际客流量的80%,那就没法保证了,最终还是要看国际客流和开店面积。
综合来看,由于2019年国际客运基数较大,封顶条款对上海机场非常不利,相当于从乙方转为甲方。
二、影响是长期存在的吗?
鉴于目前2021年1月的形势,全球新冠疫情离结束不远了,今年上海机场的国际客流肯定无法恢复到2019年80%的水平,这意味着2021年上海机场的免税收入仍然不高。
我现在最怕的是,上海机场的国际客流还要多久才能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
据医学界预测,2022年上半年,审慎、豁达的水平将达到“群体免疫”接种率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