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出口结汇所要面临的各种风险的具体措施(组图)
摘要:受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我国最大的两个出口市场美欧需求萎缩,出口订单锐减。出口商更愿意降低损失风险。预防难度加大。结合三大风险,从政治、结汇业务、汇率等角度分析了出口结算面临的风险。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范出口结算面临的各种风险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出口结汇;结算方式;汇率风险;预防措施
CLC 编号:F74
证件识别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 (2013)14-0068-02
出口结汇风险是指外贸出口企业在与进口商签订合同、货物出运后收回货款、将收回的货款汇入银行等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成本货币。公司手里有钱的损失。尽管我国每年都有巨额贸易顺差,贸易结构也有所改善,但机电产品等工业制成品占出口产品的绝大部分。与欧美出口的工业制成品相比,仍属于劳动密集型,竞争力较弱。强大的。在国际市场低迷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不断参与下,竞争程度进一步加剧,结汇风险也更大。根据商务部研究院对500家外贸企业的抽样调查,我国出口贸易业务的坏账率高达5%,即5%的出口货值无法在外汇。同时,人民币国际化导致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程度更高,波动频繁,进一步加剧了结汇风险。出口贸易业务高达5%,即出口价值的5%不能结汇。同时,人民币国际化导致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程度更高,波动频繁,进一步加剧了结汇风险。出口贸易业务高达5%,即出口价值的5%不能结汇。同时,人民币国际化导致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程度更高,波动频繁,进一步加剧了结汇风险。
1 出口结算风险分析
1.1 政治风险
外贸出口商在收结汇过程中面临的政治风险,主要是指市场国整体政治、经济、外交形势以及本国外贸政策对结汇的影响。例如:市场国家的突然战争和内乱等政治动荡;市场国家的经济动荡和外汇管制;联合国或其他组织和国家对他们实施的经济和金融制裁。这些可能导致进口商延迟付款、暂停付款,甚至不付款。同时,出口国的重大外贸和金融政策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
1.2 不同结算方式的经营风险
目前,外贸结汇大多是通过银行,通过汇票、单证等结算工具的转移和传递,清偿国际债权债务,从而实现交易的最终完成。汇款、托收和信用证是最重要、最常用的三种结算方式。
在汇款结算中,“post-T/T”即“货到付款”风险较大,进口商可能会出现欺诈、违约等行为,从而导致出口商拖欠货款或少付货款,甚至失败。接收付款。” D/A“转发”是一种高风险的收款方式。在这种方式下,进口商只需承诺在到期取回货物时付款即可。如果进口商在到期日拒绝付款或拒绝承诺,出口商将有可能延迟收到货款、少付货款甚至是空货。信用证的欺诈和非欺诈风险。欺诈风险主要是指进口商普遍采取伪造信用证、使用被困信用证、故意不遵守合同开具等方式。例如,合同签订后,议付行和受益人被虚假信用证欺骗,而不是通过正规渠道申请开立信用证。如果没有按合同约定的时间开立信用证,出口货物就赶不上。预定的发货日期;或开立信用证的装运日期早于合同规定的日期等。信用证禁止分批装运但同时限制每批交货期,这使得出口商的单据在任何情况下,不能满足信用证的要求。非欺诈风险是指进口商为了掌握贸易主动权而设置了一些合理的条款,但出口商根本做不到,或者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出口结汇,能源和费用以满足要求。出口商的条款出错。进口商和银行陷入困境,甚至拖欠、少付和不付。
1.3 汇率风险
外贸企业在出口结算中面临的汇率风险是指出口商签订贸易合同时与付款时之间的汇率变动导致出口商收到的货款减少的风险。收到。
一是国际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越来越快。在上一次金融危机和近期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下,美元、欧元的全球影响力下降,人民币的影响力大幅上升,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持续升温,政府和私营部门积极推动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它移动缓慢,汇率波动更频繁。
其次,我国长期以来对金融业的严格管控,导致我国金融业不发达,金融机构少,金融机构业务和服务水平低,金融工具创新不足,特别是长期固定汇率汇率制度和新出台的开放汇率使得部分金融机构对汇率风险的重视程度较低,防范汇率风险的金融工具并不丰富,金融工具创新少,同时,也很缺乏经验,无法为外贸企业提供全面、多元化的汇率风险防范工具。服务。
最后,我国外贸出口大军中还有一大批中小企业,它们只靠我国廉价劳动力来谋取利润。这样一家技术含量低的公司,必然会与同行业的其他公司发生激烈的竞争。竞相压价获得国外订单,不仅降低了本已微薄的利润,也让他们在选择计价货币时话语权减少,无法选择当地货币进行结算,带来更大的汇率风险。而且,这些小企业主财务意识薄弱,缺乏财务知识,不愿高薪聘请高层次的财务人才,面临巨大的汇率风险。
2 防范出口结汇风险的措施及对策
2.1 政治风险防范
首先,密切关注贸易国的政治、经济和外交形势,预测其各方面形势的变化趋势。如果从收集到的情报和一些国家机构的预测中看到,贸易国将动荡不安,面临制裁等危机,就会暂停或放弃。也可以考虑易货交易。要及时了解贸易伙伴国家或地区的贸易管制和外汇管制,以及中国政府机构对外贸易和金融的新规定,未雨绸缪。
其次,在双方签订出口合同时,中国企业应注意在合同中增加具体条款。具体条款可以从多个角度保护中国企业的权益。本条款可以规定有利于双方贸易安全的适用法律和争议解决方式。一般来说,仲裁成本低、程序简单,可以让企业更大程度地表达解决争议的意图,也可以降低企业解决争议的成本。远低于其他司法途径,选择健全、中立的法律也能让企业获得更有利的法律地位。例如,双方可以在稳定条款中约定国家或地区政府将继续支持国际贸易,合同双方应在合同订立时按照法律法规履行合同义务. 任何政府行为或当地法律法规的变化均不会影响合同的履行,除非双方同意。
最后,谨慎选择信用交易的期限。短期信贷交易比中长期信贷交易风险更小,更灵活。一旦贸易国的政治经济状况发生较大变化,他们可以更快地退出该国市场,减少损失。善用出口信用保险转嫁中国企业因政府行为或法律变更而遭受的损失。中国出口保险代理机构提供的出口风险保险包括多种风险管理,包括政治风险管理和赔偿。保险人可以充分发挥专业性,跟踪贸易国政治经济形势,及时给出更准确的风险预警,为出口企业提供出口结算风险规避技巧,也可为海外应收账款的追回提供有效帮助。. 2.2 不同结汇方式下的业务操作风险防范
为防范风险,可委托银行收取存款,要求进口商出具银行保函。为了保险起见,出口商可以在适当的时候通过银行向进口商收取一定的保证金。保证金可根据进口商的信用状况设定一定比例,使对方有义务履行合同。您也可以要求对方在双方信任的银行出具付款保函,以确保进口商按时按量付款。
灵活组合使用汇款、托收、信用证等结汇方式。汇款无疑是风险最大的。选择汇款时,如无法按照“pre-T/T”预付款进行交易,则采用“分批发货代收款”,后期发货以之前的收款为准该批货物。或者根据对方的信用状况,让对方先支付一定比例的押金,比如30%到60%。货物装上船后,将全套单据(包括提单)带到银行托收,并且进口商将被要求支付剩余的款项以获得代表货物的全套文件。采用这种结汇方式,如果进口商不来兑付订单,出口商手头已经有40%的预付款,货物可以转卖给别人或者运回,风险比较小,改善了汇款和收款。结算方式对出口商来说是一个不利的特点。在信用证结汇的情况下,部分金额可用于“信用证结算”,另一部分可用于“托收结算”。例如,对于价值10万美元的进口货物,部分货款(如60%)由进口商签发,其余部分(剩余的40%)由出口商在货物装运后支付,即使是在信用证下。装运单据,委托议付行通过开证行向进口商收取余款,作为托收结算方式。
2.3 汇率风险防范
在预测汇率变化的同时,合理使用金融服务来避免它们。在动荡的国际金融市场环境和不断变化的国内经济金融政策的双重影响下,要预测人民币汇率走势,首先要做的是及时了解主要货币(如人民币挂钩的美元、欧元、日元等) 二是关注国内经济政策的执行和变化以及近期外汇需求。三是引进和培养兼具外贸专业和金融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四是加强与相关政府部门和银行的合作。金融机构信息交流。这样,可以更有效地使用即时和远期合约交易方法等方法。即期合同法通常是指企业与银行签订即期外汇买卖合同,以期在两日内消除经营活动中存在的汇率风险。防范即期交易的汇率风险,需要实现资金的逆向流动,即如果两天内有出口收据,就需要在即期卖出等额外币作为实现出口贸易资金逆向的合同。流动,从而规避风险。远期合约法是指在签订贸易合同后,出口商按现行远期汇率提前卖出合同金额和货币远期,在收到货款时按原汇率交货。进口商提前购买所需的远期外汇,并在付款时按原汇率交割。具体操作:一家中国公司向一家外国公司出口一批货物,两个月后该公司将收到进口商200万美元的货款。为防范两个月后美元汇率波动的风险,出口企业可与银行签订为期两个月的远期合约,卖出200万美元。两个月后,公司履行远期合约,与银行交割,并将 200 万美元的收入卖给银行换取当地货币。这种操作消除了时间风险和货币风险,最终获得了当地货币的流入。此外,还有远期外汇交易、期货交易、期权交易、掉期交易等方式。
通过贸易融资工具降低风险,即贴现远期外汇票据、国际保理和福费廷。当出口商向进口商提供融资并持有远期汇票时,出口商可将银行持有的远期汇票贴现,提前取汇,在机器外汇市场卖出外汇获得本币资金。这样可以有效规避汇率风险。国际保理业务是指出口商以延期付款的方式销售货物,并在货物装运后立即将发票、汇票、提单等相关单证卖给保理机构,以获得货款。 , 从而将汇率风险转移给保理机构。. 所谓福费廷业务,是指进口商可以无追索权地将进口商承兑并由进口商代理行担保的半年以上远期汇票出售给进口商所在地的合同买方。 ,并提前获取。支付。出口商卖出汇票后,无论汇率如何变化,合同买方都承担,与企业无关。因此出口结汇,出口商可以有效规避汇率波动带来的汇率风险。由进口商承兑并由进口商代理行担保的,无追索权地向进口商所在地的合同买方提供,并提前取得。支付。出口商卖出汇票后,无论汇率如何变化,合同买方都承担,与企业无关。因此,出口商可以有效规避汇率波动带来的汇率风险。由进口商承兑并由进口商代理行担保的,无追索权地向进口商所在地的合同买方提供,并提前取得。支付。出口商卖出汇票后,无论汇率如何变化,合同买方都承担,与企业无关。因此,出口商可以有效规避汇率波动带来的汇率风险。
参考
[1] 桑爱友. 浅谈出口项下结汇风险及对策[J].岱宗杂志,2010,(1).
[2] 肖海霞.信用证欺诈成因及防范措施分析[J].对外经济贸易实务,2008,(1).
[3]卓小粟.国际贸易风险与防范[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
[4] 冯斌. 出口风险管理实务[M].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