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 浙江义乌上半年进出口总额创新高,折射出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

浙江义乌上半年进出口总额创新高,折射出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

更新时间:2022-09-22 3:15:57 分类:百科 浏览:97

上半年浙江义乌进出口总额创历史新高 反映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小商品大市场(新时代画卷)

满载机械设备、电机零部件、生活用品等货物的中欧班列从义乌附近的金华南站出发,经满洲里口岸开往俄罗斯。胡晓飞 摄(人民视觉)

在义乌国际商贸城市场,当地人现场编织中国结,进行现场销售。胡晓飞 摄(人民视觉)

一架国际货运航班正在装载,即将从义乌机场起飞飞往日本大阪。该路线每周运营 5 次。龚贤明 摄(人民视觉)

海外客商在义乌国际商贸城采购珠宝饰品。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条件下,义乌不断为境外客商开通包机,吸引巴基斯坦、韩国、印度等境外客商到义乌采购。龚贤明 摄(人民视觉)

锦衣保税区“戴塔”的京东仓库内,工作人员正忙于拣货。胡晓飞 摄(人民视觉)

俯瞰义乌国际商贸城。龚贤明 摄(人民视觉)

在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一区的珠宝展台前,来自伊拉克的商人卡米莱正在用流利的普通话与商人交流。他在义乌经营一家外贸公司,每年出口约100个集装箱的货物。

作为“世界小商品之都”,义乌商品出口到210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外向度高达65%。外贸是义乌的一张“金名片”。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海外买家来华不便,运费和原材料成本上涨,前来采购的客户减少。义乌如何应对挑战?

和一样,很多外商在展位前仔细拍摄视频和照片,不时询问价格、材料等信息,然后通过视频电话将产品详情发送给客户进行确认。据卡米介绍,受疫情影响,客户来义乌不方便,但可以通过视频观看样品、下单、进行“云交易”。

义乌外贸企业在危机中寻找机遇,突破困境,积极探索推动转型升级,创新和品牌成为新的关键词。从贴牌、贴牌生产到自主品牌走出去,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大创新投入,义乌外贸进出口稳中提质,培育发展新机遇。

义乌利用数字化改革成果,大力发展“直播+跨境电商”贸易新业态,增强线上线下数字化对接能力,外贸企业正在从传统的批发出口转型跨境电商模式。义乌商城集团打造的综合性数字贸易服务平台“义乌小商品城”自2020年10月上线以来,已入驻实体店6万余家,整合了200万上下游中小微企业,超过500万种商品今年上半年累计交易量超过1.51.78亿,同比增长138%。

在海外市场,像微型“义乌市场”这样的海外仓也陆续建成。海外仓B2B(企业对企业)模式突破时空限制,将义乌市场移至海外,解决海外买家无法现场采购、线上展示体验不足等问题。流行性。

今年1-8月,“易新欧”中欧班列义乌站台共开行1060列浙江义乌小商品,发运87480标准箱,同比增加16.5%。

中欧班列在陆地上运行,辐射50个国家和地区。推进宜永、宁波海上大通道建设,打通“海上丝绸之路”浙江义乌小商品,推进与宁波舟山港的海关、港航一体化,实现“一报、一检、一放” ,义乌构建了“公”“铁、海、空”立体物流体系,为外贸发展提供了高速跑道。

今年上半年,义乌外贸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创历史新高。增速超预期,进出口占全省9.8%和12.2%,同比分别上升1.1和0.去年8个百分点。外贸逆势上涨,韧性十足。对常态化疫情防控毫不妥协,不断探索各类贸易活动,义乌向世界传递了“市场稳定,商机丰富”的贸易信心,成为我国对外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贸易。

(本报记者 窦汉阳)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版权声明: 本站内容部分来源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